“网络视听+”:赋能传统行业营销转型

 

核心观点

 
 

本期聚焦直播带货这一新风口和新趋势。直播带货是传统行业营销转型的时代大势,是“网络视听+”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,仍需要整合多元化的网络营销渠道,实现品牌建设与流量变现。同时,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自律,加强主播群体规范管理,方能行稳致远

受新冠疫情影响,传统商家向线上转型发展的意愿十分强烈,纷纷通过直播带货抢占商机、刺激消费。与此同时,短视频、网络直播、MCN等新业态逆势而上,“网络视听+”产业融合发展提速。在国家全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,网络视听已作为新基建中的软基建部分,赋能传统行业的品牌建设与营销转型。

 
 

直播带货的能与不能

 
 
 

直播带货异军突起,激活了线上消费“一池春水”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一季度网络零售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加5.9%。各行各业纷纷将直播带货作为从疫情中突围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
新零售的核心是人货场的重构。要依托直播电商成功实现营销转型,团队、产品、平台、内容、服务,缺一不可。有为数不少的商家,在不具备电商专业人才和运作经验的情况下仓促跟风入局,结果很有可能是铩羽而归。

传统企业选择直播带货,专业团队建设是第一个障碍。据笔者了解,在疫情寒冬下,有行业抱团自救,直接将销售人员转岗,试图组建自有的主播团队。然而,主播还需要具有镜头感和表演属性,并不仅仅将销售团队转岗即能胜任。此外,还需要有助播、摄像、场务等专业团队配套。

另外,通过直播带货,进行降价、打折的让利促销,仅仅是疫情期间企业过冬的救急之策,绝不可过度依赖。如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以及线下配套服务跟进,长此以往,将会透支品牌自身价值。

 
 

生态布局尤为关键

 
 
 

在抖音、淘宝等公域流量开展直播,需要拥有优质的内容及头部主播,流量获取难度较高且费用昂贵,用户难以形成转化及复购。加之平台方的抽成让成本不断提升,行业内的竞争加剧,让很多企业商家难以运作。私域流量相比公域流量的优势在于,客户精准且能够深度互动,有助于吸引已购客户的复购、推荐等行为。

比如:YY旗下的知名直播电商平台一件,以独家技术推动直播连麦带货,将无货可播的主播与货品积压的货主双向打通,助双方生意不停、卖货照旧。腾讯新推出的看点直播,直接将企业商家原有的个人微信流量转变成看点直播的粉丝,通过微信内的分享盘活微信中的流量。

而要讲好品牌故事,实现品效双收,短视频+直播将成为最普惠的营销策略。通过制作精良的短视频长效“种草”,结合阶段性、策略性的网络直播带销量,两者互为补充,互相支撑,更能促进品牌价值宣传与产品促销结合,实现持续有效的流量变现。

深耕品牌文化的营销才是更长效、更有厚度的营销。广东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协会将持续举办“健康中国·传承中医药文化”“锦绣中华·大美岭南”两大品牌征评活动,以视听精品为媒,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魂,搭建面向全球的、长效性的广东优质品牌辐射传播平台。活动将整合网络视听头部平台、广电融媒体平台及垂直专业平台资源,打造覆盖线上线下、贯通大中小屏的立体式传播矩阵,推动“网络视听+”产业生态落地,助推品牌建设与营销转型。

 
 

加强行业自律方能行稳致远

 
 
 

随着直播电商的不断增多,行业市场也逐渐鱼龙混杂。卖假货、虚假宣传、刷单乱象、引导交易、维权难等层出不穷。专家指出,规范直播带货,重点是规范商品。对直播售卖的产品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,避免“线下卖不出的线上卖”,通过加强日常监管、消费者投诉受理等,杜绝有安全隐患、假冒伪劣、质量不达标的商品进入直播清单。

同时,也应当加强对主播群体的规范管理。平台要着力强化主播人员素质管理,做好主播人群的背景信息登记核验,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引导和规范化的考评机制,加强网络主播的职业素养和规范意识。建立必要的信用信誉评定、奖惩机制,做好主播人群的管理和约束。

广东省网络视听新媒体协会将针对网络视听电子商务直播、短视频带货等新兴业态,以构建贯通各直播平台、内容生产与服务机构、网红主播的行业生态,搭建服务平台,加强行业引领,推动行业自律,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。

2020年4月30日 08:30
网站首页    资讯中心    行业观察    独家专稿    “网络视听+”:赋能传统行业营销转型
收藏